原标题:数字时代下,上亿老人“寸步难行”,怎么办?
8月27日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8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10.11亿,光今年上半年便增加了2175万,成绩喜人。
随着互联网、AI、智能机器人的不断普及,我们的生活与十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,不管是交通、消费还是就医,都感受到了极大的便捷,但技术发展的同时,却有一类群体不仅没有体验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,反而成了困住他们的“帮手”,他们就是数量超2.6亿的老人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看到现在的老人们出门不懂得扫码,只会投币,甚至因不会提供健康码而被赶下车;在家里看电视时,没有年轻人就不会使用智能电视,往往一天就只看那一个台;还有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机预约医院,一排队就是一两个小时,到了缴费时在机器面前手足无措,像个孩子一样。
智能时代似乎人人都变得快节奏了起来,只有老人们正在被数字化时代甩下车。
所幸的是,从去年以来官方已经采取一定行动,来帮助2.6亿老人们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互联网企业也加入了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大军中,有115家互联网网站、43个App进行了适老化改造,推出了“关怀模式”“长辈模式”等适合老人使用的模式,功能更加简洁明了、字体更大。
各方通力配合下,效果显著,根据刚刚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止2021年6月,我国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达到了28%,同比提高了5.2个百分点。
当然,解决数字鸿沟难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,在这场攻坚战中,我们该如何运用好智能技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,帮助老人们更好的生活,值得思考。